中宏网讯 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首届“京沪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各国参与科技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行动。持续深化京沪交流合作,对于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坚持携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期待双方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校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应汉杰指出,本次论坛依托京沪在科技和教育资源上的深厚积累,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彰显了两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的使命与担当。他强调,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要加快培育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二是要深入推进整合式创新,协同攻关重大科学问题,不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三是要坚持自主与开放并重,不断推进世界性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日报原社长张景安强调,面对技术快速进步带来的种种挑战,应当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资源有效协同的基础上,首先是要完善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次要充分调动企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面向市场实际需求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带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同时要注重人才培育,以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创新生态广泛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互利共赢的精神与全球科技先进国家、地区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书记张革对如何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谈了几点思考:一是加速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搭建高能级平台体系。二是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前沿理论、底层技术、算力、数据、场景应用全链条发力。三是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四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良性循环、有效贯通的新路径。五是积极推动文化赋能提质,建设文化强区,塑造城市精神。六是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他表示希望通过京沪这个平台,积极构建合作发展新机制,在科技创新上相互赋能,在产业协同上强强联手,进一步促进京沪两地人才交流,携手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表示,首届论坛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上财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推进围绕“双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研讨,期待各位专家和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主报告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执行院长余典范分别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两大城市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进展与成就。
张杰以《北京推动全球领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程、问题与建议》为主题发表报告。报告认为,当前北京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北京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与全球最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二是北京乃至京津冀区域内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和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的相对发展不足;三是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天花板”效应;四是全球顶级科学家和顶尖人才的自主培育和全球集聚能力相对不足;五是北京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化”分量相对不足。
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领域的建设发展,报告建议,一是将突出全球最为前沿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导向的基础研究提升行动计划,作为推动首都特色优势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牢牢确立以加快打造北京特色优势高精尖制造业集群和京津冀区域内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为核心支撑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型发展模式;三是推进北京科技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主动探索打造具有北京特色优势的“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导向的北京科技服务业;四是将强化推进全球人才高地建设领域的先行先试导向改革突破,设定为加快推进北京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五是将瞄准打造北京作为全球科技创新转移中心、全球技术交易中心、全球知识产权出口中心、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作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塑造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核心任务。
余典范发布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展与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涵包括:领先的原始创新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能级、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实践中,上海创新资源协同集聚,原始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高水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才集聚赋能科创中心建设,前沿领域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质量明显改善,标志性创新成果斐然,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大幅提升,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报告还分析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竞合态势,总体上,北京市在原始创新水平、技术创新能级和创新生态系统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上海市则在产业发展动力和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方面展现出卓越实力。三地基础研究重点和基础设施布局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协同,尤其是京沪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端人才交流活跃、企业跨地区协同发展不断加深。报告最后对更好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基础研究规划布局,全面提升原始创新水平;二是推动创新全链条贯通,优化创新全生命周期加速机制;三是打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激发产业主体创新动能;四是探索成果产业化新模式,优化科创生态系统建设;五是加快京沪粤合作进程,提升科创中心全球影响力。
专题演讲环节,演讲嘉宾结合多年实务经验,围绕如何推进京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表深刻见解,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窦志成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当前的生成式大模型使得语言能够被计算,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正在逐步嵌入社会生活,改善环境和生态、医疗和健康、教育和人文、经济和社会、公平和正义。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在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需要重塑人才能力结构,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且极富创造力、判断力、沟通交流能力、对新知充满热情的新型人才。同时,AI的健康发展也需要众多学科的助力,通过在社会、经济、法律、伦理、传播、哲学等方面对技术进行重新理解与诠释,使人工智能成为一种与人类共存的和谐力量,回答影响未来人类命运的关键问题。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干春晖以《强化科创中心的策源功能》为题作专题演讲。他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发展背景,“五个中心”在“四个放在”中统筹推进以及“五个中心”升级版的新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从四个方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是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建立基础研究特区,改革以战略科学家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不以成果论英雄”的考核机制;二是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可以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三是推动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建立“(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五个中心”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大国创新战略研究组组长郭铁成以《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需要新思路》为题发表专题演讲,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描绘了一个系统、高效和可持续的蓝图。他提出了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新思路:一是建设国际生态思路,提高社会包容度,扩大社会扁平度,增强社会诚信度。二是带动全国创新思路,积极与国家创新资源对接,与全国各大区域、经济带、都市圈、城市群和创新型城市对接,与全国各大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数字产业、绿色产业对接。三是依靠人才引领思路,包括开展通识教育和STEM教育,出台未来人才成长计划,建立以研究人员为核心的资助体系,按科研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建设现代科研团队。四是促进科学繁荣思路,要大力发展公众科学,建设现代科学共同体,实行基本需求与高阶需求相结合激励机制,培育新兴的科研组织方式。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刘志阳以《科学家创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京沪比较调查的思考》为题作专题演讲。他提出,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科学家创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是科技力量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全国科学家创业公司的注册地区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主要集中于上海(22.6%)、北京(17.5%)两大城市,并从专业领域分布、高校分布、行业分布等维度分析了京沪科学家创业企业特点。他认为科学家创业存在角色转型的冲突、企业创建过程中“死亡之谷”跨越难题、创业营商环境配套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科学家创业逻辑,进一步完善支持科学家创业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家创业支持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冯华以《聚焦数字经济——以“四链融合”加快京沪创新中心建设》为题发表演讲。他深入分析了京沪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位势和发展趋势,他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科技创新、数字新兴产业、数字治理水平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25个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从2019年到2022年的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从静态建设水平看,北京第一,上海第五,均居于领先水平,数字科技创新尤为突出;从动态建设速度看,上海优于北京,北京数字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京沪的数字治理水平都有较大提升空间。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发展新经济需要有新的路径、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体制机制,最重要的路径是以完善创新生态系统为抓手,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元春在作会议总结发言时强调,创办“京沪论坛”不仅仅是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加强联系的桥梁,也是京沪两地、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加强联系的桥梁。“京沪论坛”的提出基于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即如何在具有引领性的科创中心孕育伟大的企业,如何推动产生真正具有前沿性、引领性的理论与科技的创新。今天的两份报告和专家发言作了很好的回答。京沪两地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就要担负起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新的科创生态的职责,打造开放式的交流平台,以关键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就是双方探索交流的初衷,接下来,我们两方将进一步凝聚力量,使京沪论坛办出高质量、产生大影响。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