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西藏林芝市坚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切实依托环喜马拉雅地区国家山水相连、文缘相亲、生态相依的独特优势,紧抓发展“论坛经济”“赛事经济”“外贸经济”“旅游经济”四个“牛鼻子”。形成“高原+生态+文化+商贸+旅游”的开放经济全产业链,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友好人士到林芝参访,助力林芝加快建成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推动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西藏的窗口。
一、发展论坛经济,打造环喜马拉雅“朋友圈”
坚持以国际交流畅通高水平对外开放渠道。2018年启动举办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聚焦环喜马拉雅地区国际社会关注的各项议题,促进与尼泊尔、不丹、缅甸、阿富汗等沿线国家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合作发展。2024届论坛邀请了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余名政要、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代表出席,形成了旨在推动《林芝倡议》落地落实的“林芝共识”,同意将常设机构名称确定为“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秘书处”,驻地设在林芝。以协议、协定等形式巩固合作共识,各方同意在传统医学文化宣传交流、传统疗法保护、生态文旅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方面采取更多协同行动,联合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国际防灾救灾、扶贫减贫、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生态科考等多领域项目。通过一系列配套服务加强开放交流。一是在民俗文化方面,通过打牛角、工布响箭、藏纸藏戏非遗体验、AI换装、国际地理自然驿站体验等活动,增进了国内外嘉宾对西藏传统文化发展成果的认识。二是在产品展销方面,共组织西藏7地市特色产品200余种,涵盖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行业,累计接待国内外客人2300余人次,现场销售153余万元,对接意向订单5个。三是在参观西藏发展成果方面,组织与会嘉宾在林芝走访扎西岗村,考察林芝经济开发区,实地体验西藏和林芝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取得的成就。
二、发展赛事经济,打造环喜马拉雅“体育圈”
坚持以山地户外运动高端赛事带动对外开放。打造“体育+”高原特色赛事品牌,建立“户外天堂,运动林芝”的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成功举办国际漂流公开赛、中尼高原龙舟友谊赛、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南迦巴瓦峰杯”篮球邀请赛等25项国际国内体育品牌赛事,累计参赛人数3000余人,赛事直播间观看人数达1561.47万人次。依托林芝特色的高原和山地自然资源,高标准引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西藏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该赛事林芝赛段已成功举办五届,其中,2024年比赛共吸引来自西班牙、摩洛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10余个国家车队参赛,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依托体育赛事促进城市消费。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发放城市消费优惠券,涵盖吃、住、行、游、购各个方面,在林芝市设置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推动参会选手、观众在地消费,实现本地商品国际交流。依托体育赛事促进文化交流。通过赛事直播展示林芝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赛事举办期间安排藏族特色文艺表演、民俗体育等方式,加深国际友人对藏区发展的了解。
三、发展外贸经济,打造环喜马拉雅“商品圈”
坚持以鼓励企业主动“走出去”实现对外开放。通过引导本地农特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等方式,着力推动对外贸易保稳提质,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是实现环喜对外投资“零的突破”。主动加强外贸主体培育,打造重点培育企业19家。2024年,2家对外投资企业分别在尼泊尔、中国澳门注册成立。林芝奇正藏药公司通过海关AEO高级企业认证,成为西藏首家藏药领域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二是支持开拓环喜市场“走出去”。紧紧围绕“育品牌、促销售、促贸易、促交流、促合作”目标,充分利用区内外展会平台,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开拓市场。主动组织企业参加第17届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上诚健康”与尼泊尔阿卡什公司签订《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农产品国际贸易与物流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拟向尼泊尔出口苹果等农产品不低于2000吨。2024年4月10日,“上诚健康”以“西藏农产品出口首发直通车”方式,向尼泊尔首次出口林芝苹果99吨、价值15万美元,特色产品出口取得突破。三是开展环喜全程包保“促提升”。建立商务部门领导全程包保外贸企业机制,健全进企业、进园区、进现场,促政策落实、促纾企解困、促服务基层(“三进三促”)服务制度,为外贸企业提供投资贸易走出去全流程服务。充分发挥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优势,主动为本市2家重点外贸企业拟建设的外贸出口项目申请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510万元。
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环喜马拉雅“生态圈”
坚持以打造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对外开放。提档升级生态文化旅游业,持续丰富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业全产业链发展。2024年1-11月份,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77.28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6.08%,实现旅游总收入134.04亿元。一是挖掘激活生态旅游新资源依托藏博会、鲁朗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等平台,向国外主要客源市场推介林芝资源。积极打造墨脱·波密“喜马拉雅南北麓”景观带、大巴松措生态景观带,推进波密、墨脱“旅游名县”联动建设,创新打造“西南边陲·神奇波墨”新品牌。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推出“春赏桃花、夏沐林海、秋观红叶、冬享阳光”等系列旅游产品,形成以桃花旅游文化节、雅鲁藏布文化旅游节、生态旅游季为主线,贯穿四季全域的大循环旅游产业链。二是塑造文化体育旅游新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工布、门珞、僜巴等民俗文化精髓和波密红色文化内涵,开发近百种非遗文创产品,创作《踏音波隅》《波密红》等文艺精品剧目。依托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实现文旅互融、体旅互通、商旅互赢。三是打造诚信旅游市场新环境。深入实施“餐饮鲜、住宿逸、交通畅、景点靓、购物优、市容净、市场信、数字智、厕所洁”等旅游环境“九大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对旅游景区特种设备、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景区安全应急能力,实现景区景点事故零发生。不断完善旅游行业服务规范,制定鲁朗石锅鸡、巴河家常鱼、波密天麻等地方标准,切实让林芝“土特产”变成“金品牌”,“好资源”转为“旺旅游”。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