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截至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

2024-12-01 15:25:1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2月1日消息,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4(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6.4%。

  《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更加全面。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百花齐放。截至2024年7月,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差异化体验。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正在我国加速落地。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各类人工智能产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报告》显示,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一是各领域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例如,海淀区政府利用政务大模型,将查找数据、指标计算等场景所需的3天工作时长降低到1分钟,把图标绘制、报告撰写等场景所需的5天工作时长降低到30分钟。二是多模态能力拓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自动驾驶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也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已广泛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应用示范。萝卜快跑的第六代车辆搭载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结合点云和视觉的多模态融合,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和理解复杂环境中的障碍物,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深层理解和联动,更有利于将自动驾驶服务扩展到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种场景。三是智能体成为连接用户与各类服务的新桥梁。在政务服务领域,中卫慧通利用基层政务智能体帮助村民们解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覆盖6000多个村庄,约3万名基层政务工作人员用大模型服务超千万居民,实现对居民需求的快速精准反馈处理。在企业运营领域,比亚迪等企业将智能体应用于销售、售后领域,为用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咨询服务,其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119%。

  《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的地域分布与当地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相关性。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充分发挥在融资机会、专业人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当地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中的产品备案属地可以发现,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产品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1.1%、27.2%和11.7%。

编辑:魏源
审核:王怡然
指导编辑:韩鹏飞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