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浴室装上扶手杆、安装自动感应灯具、配置智能监测装置……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适老化改造”已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近日,国家医保局推进编制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先后印发护理、综合诊查、超声检查、康复等多批立项指南,在不同服务场景、不同角度设立了一揽子“适老化”价格项目,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医疗服务,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宜的就医体验。
推动AI技术进入临床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各地现行康复项目名称不统一、政策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按照功能障碍类型,将目前常用的康复类项目规范整合为17个价格项目,并结合康复治疗特点,对康复训练类项目统一按时长计价,使康复类价格项目更好计价、更好执行、更好评价。
对于近年来逐渐普及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进行的康复检查或训练,则作为相应康复项目的拓展项。“拓展项”是指与主项服务产出相同,服务方式或应用场景不同的一系列相关项目,执行主项价格。拓展项是兼容医疗技术改良进步的快捷通道,未来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已有价格项目基础作出改良进步的,地方医保部门可通过“拓展项”的方式兼容执行已有项目的价格政策,快速解决医疗机构的收费需求。
2025年上半年,各省对接落实康复类立项指南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康复收费可执行与主项相同的价格水平,不与主项重复收费,医疗机构既可以培养医务人员提供康复服务,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康复检查或训练,有利于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
明确居家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方便老年人居家接受医疗服务
针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群众的就医问题,国家医保局吸收地方探索经验,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设立了“家庭病床建床费”和“上门服务费”,推动医疗服务向患者家庭延伸。
其中,对符合开设家庭病床条件的患者,由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上门完成建床、建档服务。医疗机构上门为门诊或家庭病床住院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采取“上门服务费+医疗服务价格”的收费方式,即上门提供服务本身收取一次“上门服务费”,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医用耗材等,收费适用本医疗服务执行的医药价格政策。
单人间病房床位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睡眠不好或疾病康复需要,对环境相对安静、舒适的单人间病房需求比较强烈,当前医疗机构单人间病房资源还不足以满足患者需求,有关部门也在推进医院病房适老化、便利化改造。
为鼓励医疗机构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进一步改善患者住院体验,立项指南规定,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单人间病房床位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制定收费标准,由患者自主选择;对于达不到单人间独立卫生间、配备空调等条件的,医保部门将督促医疗机构从严把握床位费收费标准,或暂时按原政府指导价执行,防止就医体验尚未改善,就医负担反而增加。
与此同时,立项指南强调,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二人间、三人间及多人间病房床位费,坚持公益性定位,仍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
设立免陪护价格项目
针对不少家庭都存在的“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问题,国家医保局增设了“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由医疗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承担患者全部生活护理,既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也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属负担。“免陪照护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这部分患者通常占住院患者的10%左右,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也可选择社会化、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
“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一经推出,广大网友纷纷表示积极支持,价格项目的设立为护理行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护理行业打开了新的预期空间,将整体优化护理资源供给,提高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专家评论有望多方受益。
新增“安宁疗护”价格项目
提高疾病终末期老年人生命质量
从治疗疾病到减轻痛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关注安宁缓和医疗。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升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国家医保局在综合诊查类立项指南中单独设立了“安宁疗护”项目。“安宁疗护”的服务内涵除常规的诊查、护理外,还包括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帮助患者相对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的终末阶段。按照立项指南,医疗机构收取“安宁疗护”后,不再重复收取“住院诊查费”和“分级护理费”。
此外,国家医保局在超声检查、综合诊查等立项指南中,还设立了床旁超声、互联网诊查(复诊)、远程监测等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的价格项目,将引导医疗机构持续补齐医疗服务短板,力求让老年人看病就医更加舒心便捷。
国家医保局一系列“适老化”价格政策的出台,不仅能有力促进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多样、更具个性、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广大老年群众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贴心,也将激发老年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释放,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家具行业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
实际上,社会的适老化是多方面的。除了医疗领域,今年以来已有多项适老化改造相关政策相继落地,其中就包括家具建材行业。不少家居企业对该细分赛道也已展开布局,从供需两端推动适老家居的行业发展。
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家装消费品换新方面,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
以北京为例,今年6月,红星美凯龙北京至尊Mall适老化家居体验中心开业,整体经营面积达1000平方米。据介绍,该体验中心为适老化品牌的集群地,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的适老化家装设计、适老化产品及适老化服务。该体验中心集合了松下康养、海尔康养、三翼鸟、科医博四大专业康养品牌,围绕适老客厅、适老卧室、适老厨房、适老卫浴、智慧康养等方面直观地打造了适老化1:1体验区。
7月底,梵客家装奥体中心店开业,体验馆内打造了适老化样板间,设置了诸多无障碍、适老化的设施和设计,希望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更贴心、安全的家装解决方案,提升居住品质。
让“冷冰冰”的技术转换为“有温度”的适老、助老、孝老的基础设施,成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目前,我国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产品研发、服务体系建设、跨界合作等方面着手,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拓展,适老化改造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