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谁在私下谈判?上汽、吉利发声辟谣

2024-11-01 10:49:22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本网讯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刚刚启动,对于“哪家车企在与欧盟私下谈判”的追问热度继续飙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下属smart汽车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提出了单独价格承诺方案。该报道称,价格承诺方案是加征关税的替代选项。它具体指,在华生产并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中国和外资车企提高产品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保护欧盟汽车产业不受冲击。

  针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引发的舆论争议,10月31日,上汽集团、吉利集团分别发表声明,表示从未与欧委会单独谈判。

  上汽集团再发声明辟谣:

  从未与欧委会单独谈判!

  10月31日,上汽集团在声明中表示,近日部分媒体发布报道,援引欧盟单方面披露的‘反补贴调查终裁报告’观点称,上汽集团单独与欧委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经上汽集团内部自查,并与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沟通确认,上述报道内容严重背离事实,纯属造谣。

  上汽集团指出,在欧盟反补贴调查案中,上汽集团始终是中国机电商会“价格承诺方案”的主要参与方,从未与欧委会就上汽方案进行过单独沟通和谈判。

  10月30日,上汽集团曾对欧委会公布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仲裁结果作出回应,称此次欧盟委员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并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上汽已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听证会陈述意见等多种方式,提供了数以千计的文件材料和书面证据,进行法律抗辩。

  上汽集团表示,对于欧盟委员会的终裁认定,上汽深表遗憾,拟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将本案起诉至欧盟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汽集团表示,欧盟重点针对上汽纯电车型加征高达35.3%的额外关税,将推高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步伐。目前,上汽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自身应对欧洲贸易壁垒的适应能力,包括加大力度向欧洲市场引入搭载各种动力系统的全新车型,进一步丰富上汽MG在欧洲的产品序列,提升服务效能,努力回馈欧洲消费者对MG品牌的信赖和热爱。

  吉利集团同日声明:

  从未私自与欧委会单独进行沟通谈判!

  10月31日晚,吉利集团发表声明称,吉利集团(包括但不限于旗下沃尔沃、smart等品牌)始终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指导下推进谈判工作,吉利提交方案均送机电商会备案,从未私自与欧委会单独进行沟通谈判。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吉利集团全程参与了机电商会在布鲁塞尔与欧委会就行业方案展开的磋商会谈。磋商会谈期间,欧委会主动接触吉利旗下品牌,吉利以大局为重,拒绝和欧委会单独沟通。

  吉利集团自始至终秉持以大局为重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支持行业谈判,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推动谈判进程积极贡献力量。

  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歪曲污蔑报道,如不停止,吉利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良好形象。

  “单独谈判”干扰中欧磋商进程

  商务部郑重表态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启动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反补贴税。8月20日欧盟发布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草案,显示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至36.3%的反补贴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月28日称,中方已明确表示,中国机电商会获得不同类型中国企业的充分授权,提出了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中欧双方已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轮磋商,付出艰苦努力,取得一定进展。如欧方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与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彼此信任,干扰磋商整体进程,也将给价格承诺协议的后续执行和监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

  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补贴税:

  比亚迪:17.0%

  吉利:18.8%

  上汽集团:35.3%

  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针对欧委会公布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中国机电商会也发布了声明称,作为本次调查的行业抗辩方,中国机电商会表示将继续带领企业做好价格承诺磋商工作,并将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切实维护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及企业合法权益。

编辑:刘雅欣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