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涉及162个药品!2024年医保谈判正式启动

2024-10-28 17:36:49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本网讯 10月27日上午8点半,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正式开始。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从27日到30日4天的时间里,将有162个药品参加现场谈判和竞价。

  2024年医保谈判竞价开始

  共为期4天

  10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拟于10月27日-30日在北京开展,预计11月份公布调整结果,新版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在10月16日-18日的医保预谈判之后,正式的医保准入资格战发令枪声即将响起。

  从时间看,今年国谈整体的进度安排相较于往年更早。

  不同于往年,据相关分析,一方面,随着医疗反腐推进和品种进院限制,纳入医保的市场价值在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医保对创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是内需市场中,少数能持续增长的方向。

  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2024中国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招采司副司长翁林佳指出,医保资金承载着行业的深切期待。药品和耗材行业对医保支持创新的期待很高,希望医保支付目录、新增医疗负担项目更快更好吸纳新上市的药品。

  翁林佳也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医保资金在使用方向上将更加侧重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

  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三个特点

  今年和此前一样,由全国各地遴选的25名医保部门的谈判专家,分成5个小组,进行医保支付价格的磋商,这正式拉开了医保现场谈判和竞价的序幕。

  据报道,此次国谈对临床数据、试验数据等的真实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意味着对创新药有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有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能上市的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没问题,创新性和价格才是竞争点。

  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动态调整,第二是支持创新,第三是减轻负担。

  据介绍,动态调整方面,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7年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保持了“一年一调”的状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好药新增纳入医保目录。过去6年,已经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

  新技术路线方面,及时将新获批上市药品纳入谈判,也能实现药品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需求更高程度匹配。

  谈判是为了便利老百姓看病就医,为所有的参保人看病就医减轻负担。此前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医保局成立以来,通过这种谈判纳入的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8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800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就超过了3400亿元。

谈判的最后的结果拟于11月份公布,明年1月1日落地,届时将惠及更多的患者。

国家医保局发声:

会牢牢锁住老百姓的救命钱

  国家医保局曾指出,绝大多数创新药进入医保之后实现了以量换价,销售额大幅增长。

  翁林佳表示,我们也关注到有些行业在呼吁,绝不能以资金不足为由让创新停滞不前。对此,医保部门也在积极思考,在牢牢锁住老百姓救命钱的前提下,如何科学地开源节流,以医保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如,与时俱进,发挥商保的作用。对于一些治疗费用明显超出保障水平的药品,将来可以在商业医疗保险找到适合自身的舞台,国家医保局正在谋划和推进具体的政策措施;腾笼换鸟,深化结构调整。在患者对于疾病支付能力和医保基金大盘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挤出虚高水分,将腾挪出的资金向人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向促进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和新诊疗技术释放空间。

  此前,国家医保局也表态,针对创新药品“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难题,国家医保局同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谈判药品直接挂网、完善“双通道”机制、组织企业定期报送药品配备机构名单等。

编辑:刘雅欣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