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联合印发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这一改革举措旨在通过税收杠杆作用,增强社会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那么,这一改革对企业和居民将产生哪些具体影响呢?
根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的纳税人为直接取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水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额。国家统一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标准,具体适用税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自2016年起,我国已先后在河北、北京、天津等10个省(区、市)开展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将是对前期试点经验的巩固和拓展,有助于进一步抑制地下水超采、转变用水方式、促进节水改造和规范取用水行为。
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对企业而言,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高耗水行业如高尔夫球场、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以及超计划取用水、超采区取用地下水的企业,其水资源税税负将明显提高。这将促使这些企业改进生产设备或生产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向节约型的综合利用企业转变。另一方面,对取用污水处理回用水、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企业,将实施免税政策,以激励企业环保用水。
对于居民而言,水资源费改税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办法》明确指出,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缴纳的水资源税不计入自来水价格,在终端综合水价中单列,并可以在增值税计税依据中扣除。因此,从制度设计上来看,这一改革并不会增加居民的用水负担。同时,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有助于提升居民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还将对地方财政产生积极影响。水资源税收入将全部归属地方,适当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为地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改革增加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有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水资源费改税平稳有序实施,各级财政、税务、水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强工作指导,跟踪分析改革试点运行情况,及时总结评估试点效果,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推进。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表示,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扩围,将更好地发挥税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差别税额标准、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可以激励企业环保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同时,对居民用水成本基本没有影响,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随着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全面实施,我国水资源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政府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确保水资源税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节水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有关司负责人就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答记者问》全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