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充电宝秒变“充电爆”?20款热门充电宝检测大公开

2018-11-26 14:04:34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充电宝则是手机的关键配件。然而近年来,关于充电宝起火爆炸的新闻,一直没有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过。

  充电宝秒变“充电爆” 市场种类繁多

  案例1:

  2016年1月5日中午,一名女性在通过昆明长水机场国内安检通道时,被安检人员查出携带了一个无标识的充电宝,并被告知禁止携带通过安检,该女子不听劝阻,执意要打开充电宝后盖查看标识,在打开后盖的同时,充电宝发生了爆炸。

  


  案例2:

  2016年3月14日上午,郑州桐柏路西站路公交站台上,一位等车男子手提包里的充电宝发生爆炸。经调查,事发时,男子的充电宝一直在给手机充着电。

  


  案例3:

  2018年2月25日,广州飞往上海虹桥的CZ3539航班,在登机过程中,一名已登机旅客所携带的充电宝,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出现明火,好在机组人员配合消防和公安部门及时进行处置,未造成进一步损害。

  


  记者浏览电商平台时发现,售卖充电宝的商家众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宣传卖点也是五花八门,“迷你设计的”“大容量的”,还有宣称可以“充电20次的”等等。

  


  20款热门充电宝专业检测

  为了全面评估市面上充电宝的整体质量状况,指导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产品,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根据销量、售价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样,对网上热卖的这20个批次的充电宝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

  


  自由跌落实验

  跌落试验机是模拟消费者在使用移动电源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自由跌落的力。

  


  充电宝在6次自由跌落实验中,只要有一次出现样品外观破裂、爆炸或者起火的,就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经过检测,20批次充电宝样品,共有5个批次跌落实验不合格。

  


  阻燃性能试验

  针焰试验仪,主要测试充电宝的阻燃特性。

  在检测样品燃烧30秒后,移开火焰,记录继续燃烧的时间,不能超过60秒。继续燃烧时间超过60秒,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经过检测,20批次充电宝样品,共有5个批次阻燃性能不合格。

  


  另外,还有7批次外观标识不合格。

  


  优质、劣质充电宝差异

  1、优质充电宝电路板固定性较好;劣质的充电宝电路板易松动。

  


  2、充电宝中的温度采集线,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充电宝内部温度,劣质的充电宝大多没有温度采集线。

  


  3、充电宝中的电池芯品质,直接关系到充电宝的性能和安全性。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室副部长耿振峰表示,如果使用了一些比较差的电芯,充电宝可能给其他电子产品充电,还没有十几分钟就不能再充电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安全风险非常大。

  充电宝过充电试验

  实验人员对两台都充满电的充电宝,继续长时间充电。使用温度记录仪,用来记录充电宝充电时的温度变化。

  


  模拟实验开始了,两台充电宝原始温度分别是19.3度和20度。随着充电过程的推进,优质充电宝在过度充电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很小,最高温度是21.9度。

  


  劣质的充电宝在过度充电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最后发生了爆炸并伴随起火。

  


  


  如何选购和使用充电宝?

  首先,一定要选择用中文清晰标注额定容量、电压、电流的充电宝。

  


  其次,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OPJ”标识的充电宝。

  


  充电宝使用注意事项

  1、平时不要挤压或者摔打充电宝,因为外界的硬力,不仅可能会导致充电宝内部电路或器件损伤,更可能会引发里面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着火或者爆炸。

  2、不要在过高的温度下放置、存贮,或者使用充电宝,例如不要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面放充电宝,充电宝在过高的温度下,可能会发生危险。

  3、尽量不要把充电宝跟钥匙等小金属物件放在一起,避免由外部短路引发充电宝起火。

  4、在使用充电宝时,一旦发现温度过热的情况,要及时停止使用,避免发生危险。另外,乘坐飞机时不要托运充电宝。


编辑:贾芳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