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广深港高铁车票9月10日开始发售 采用“一地两检”方式办理出入境

2018-09-07 15:3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7日电 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消息称,9月10日8时始,广深港高铁各次列车车票在内地和香港同步发售。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已进入倒计时,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这标志着内地高铁网将延伸至香港,两地高铁实现互联互通。

2ee9729c7fe7464fa25d258feb350ebd.jpg

  9月5日早上,一个香港警员小队正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进行升国旗及区旗仪式。高铁西九龙站由9月4日起,每天定时有警员进行升、降旗仪式。中新社记者麦尚旻摄

  广深港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1公里,其中内地段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内地段广州南至深圳北、福田间分别于2011年底、2015年底建成通车;香港段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资兴建,于2010年开工建设。

  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广深港高铁是香港与内地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成果。为早日实现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与内地高铁网互联互通和旅客便捷出行,中国铁路总公司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运营高层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商解决重点问题,精心组织筹备,全力做好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各项工作:

  一是制定调度及运输组织办法,精心组织联调联试,为设备运营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确保高铁设备状态良好,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二是制定了跨境运输组织规则,铺画了列车运行图;

  三是对售票系统和乘降服务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满足跨境运输需要;

  四是对参与跨境运输的动车司机、机械师、乘务员等主要工种进行全员培训;

  五是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演练。

  目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已具备车票发售和按期开通条件。

8383aa974fc44aa596523068ff84bb33.jpg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于本月23日通车。9月1日起,港铁一连两日举办高铁西九龙站公众开放日,大批市民入场参观,除了了解高铁设施运作外,亦在站内兴奋留影。中新社记者麦尚旻摄

  这位负责人介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初期,将根据客流情况按日常图、周末图、高峰图安排动车组列车开行,最高峰日计划每日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27对,其中广州、深圳至香港的本线列车114对,跨线长途列车13对;9月23日开通运营首日,安排开行95对动车组列车,其中跨线长途列车13对。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后,可通达北京、上海、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杭州、南昌、福州、厦门、汕头、贵阳、桂林、昆明等城市,到达内地40多个车站,将大大拉近香港与内地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其中,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至深圳福田站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14分钟,至广州南站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47分钟,至上海虹桥站的列车运行时间为8小时17分钟,至北京西站的列车运行时间为8小时56分钟。

  香港至内地城市高铁票价,按双方运营企业分段计费、各自定价、加总核收的方式确定,以人民币定价,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在公布票价范围内进行浮动,在香港以港币标价,在内地以人民币标价。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旅客只需在香港西九龙车站采用“一地两检”方式办理出入境,过关时间大大节省。

  内地和香港铁路部门按照依法合规合作,尊重高铁规律、切实便民利民和公开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研究制定了《广深港高速铁路跨境旅客运输组织规则》,明确了跨境旅客有关购票、改签、退票、乘车等规定,相关规定与内地现行旅客运输规则存在一定差异,广大旅客在出行前可通过内地和香港铁路网站(内地:www.12306.cn;香港:www.mtr.com.hk/highspeed)、客服电话(内地:86-12306;香港:852-21200888)和车站公告查询,其中,简明票价表和列车时刻表将同步公布。(完)

编辑:张猛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