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记者从“滨海发布”了解到,8月28日10时,一列满载医药产品、食品等货物的班列从天津新港北站鸣笛启程,经由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预计8天后抵达乌兰巴托。这是今年以来国铁北京局在天津地区开行的第464列中欧(中亚)班列。
据介绍,国铁北京局积极践行“上海精神”,以推动中欧(中亚)班列高质量开行为抓手,持续扩大天津地区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提升开行质量,着力构建联通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物流通道。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京津冀区域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7565列,其中天津地区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5860列,多数发往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货物品类涵盖汽车整车、汽车配件、工业机械、日用百货等百余种。
为保障班列高质量开行,国铁北京局持续强化与天津市政府、天津海关、天津港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地方政策、共享信息、破解难题。在天津市政府和天津港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铁北京局于2016年6月投资建成京津冀地区第一个海铁联运的综合性集装箱铁路枢纽——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使得天津港通过铁路网连接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4个过境口岸,进而联通欧亚大陆,实现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功能布局的全面升级。2025年3月,国铁北京局对该集装箱中心站进行扩容赋能,完成第二线束建设,年集装箱办理能力从40万标准箱提升至80万标准箱,班列运营效率提升40%,为持续高质量开行中欧(中亚)班列、优化区域运输结构、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同时,国铁北京局联合天津海关、天津港设立“路港联合办公室”,落实铁路、港口、船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四方联系机制,动态掌握中欧(中亚)货物到港船期、检验检疫情况及通关信息等;通过对天津地区各铁路线路、场地、设备、作业量和人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海关、港口密切配合,对天津港中材专用线实施设施改造,增加装卸机械设备,增设海关监管、查验场地,将中材专用线开辟为新的中欧(中亚)班列装车地点,使中欧(中亚)日装车能力提升80%;结合客户实际需求,联合海关、港口等部门,共同优化班列受理、查验、装车等各环节作业流程,推出“五专、三优先”服务措施——“对接服务专人负责、设置卡口专用通道、设置码头专用场地、预留专用机械设备、设置应急处理专用窗口”及“优先组织装卸、优先安排场地、优先集疏运”,保障中欧(中亚)货物从海运到铁运换装零延时。
此外,国铁北京局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依托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线上需求提报、线上追踪、线上交付、网上理赔等“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国际联运体验。
国铁北京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立足天津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天津港海铁联运功能,强化与地方政府、天津港等部门和单位间的协作,持续推动天津中欧(中亚)班列提质增量、高效畅通,为构建高效物流通道、促进产业链协同、提升天津枢纽地位、展示上合合作成果注入动力。(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