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6月17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由驻津央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环境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铁设机环院”)创新研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环水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已在杭台高铁、杭昌高铁黄昌段、宣绩高铁、龙龙高铁、天陇铁路等多个国家重点铁路项目中成功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同难题,为我国绿色铁路建设提供了“天津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作为智能中枢管理着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系统融合了3S技术、物联网和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构建了覆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协同管理-精准决策”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并借助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完成生态变化的动态追踪,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使环保问题处置效率提升30%以上。
“现在我们正结合项目实际应用,继续在环水保管理节点优化、影像数据分析、移动端应用、多平台数据共享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升级,旨在通过优化数据分析模型与移动端功能,重点提升移动端应用体验和多平台数据共享能力,让环水保管理更便捷、更智能。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中国铁设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作为驻津央企的优秀代表,中国铁设始终致力于将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此次研发的环保管理系统不仅为铁路建设提供了环保管控的新范式,也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是天津港保税区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的实践,也是区域推动绿色智能制造的典型案例之一,既展现了驻津央企的科技实力,也彰显了保税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平台优势。未来,保税区将持续支持此类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保税智造”方案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