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会暨天津市两业融合应用场景发布会在2024民洽会期间举办。发布会以“两业共融·津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培育“两业”融合发展多元化主体,激发“两业”融合发展创新活力,加快提升本市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谓“两业融合”即在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交叉渗透,培育形成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和过程。对于企业而言,“两业融合”更是提高经营效率,拓展利润空间,打造市场竞争优势的金钥匙。
“天津高度重视两业融合发展,紧扣‘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积极拓展两业融合发展路径模式,持续推进两业融合国家级试点建设,培育两业融合优势产业集群和示范载体,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消费处副处长曾辉向到场嘉宾介绍天津两业融合的发展情况及政策举措。
曾辉介绍,天津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现代服务业活力持续释放。从规模占比看,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5%,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5.3%。从新兴动能看,新产业活力不断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天津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6%和16%,均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营收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天津两业融合业态模式不断丰富,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效果显著。打造了丹佛斯、海尔洗衣机等3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单位达30个,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2位。同时,为加快探索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业融合应用场景征集评选活动,并评选出天津市2024年度两业融合十佳应用场景,力争为全市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鹏以“面向未来的汽车生产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应用场景为案例向与会嘉宾进行经验交流。“推动‘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消费个性化,带来了极限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快速迭代等多样化制造需求,中汽工程的装备产线更注重柔性化、精益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平台、建立生态,助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做精钢铁主业,把发展氢能作为推进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培育的重要路径,将推动“两业融合”作为增强钢铁制造核心竞争力、助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约关键招法。荣程集团党委副书记、荣程钢铁集团党委书记柴树满向与会嘉宾分享“氢能产业链推动绿色制造应用场景”案例。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公司基于智慧城市的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综合应用场景案例。近年来,我们在两业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地尝试,比如在生态城,我们实现了公园帐篷区和海边的智能无人机巡检,解决了特定环境下人员监管效率低的问题,并可以做到快速到场,空中视角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运营官高建彬告诉记者,借着低空经济发展浪潮,云圣智能将继续在电力和新能源、应急消防、林业巡护、智慧城市和智慧文旅等方面,不断拓宽两业融合应用新场景,更好地满足城市多元化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两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工信局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高端装备、汽车、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优势领域,提出打造应用场景、拓宽融合路径、推动双向赋能、培育多元主体等重点任务,加速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曾辉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马立杰 白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