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8月20日电 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经贸与发展合作有关情况。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刘俊峰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友好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非发展合作属于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
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阐述了“四点主张”,宣布了对非“九项工程”举措。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目前,“九项工程”项下对非援助和发展合作项目已全部落实,为支持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促进中非关系发展,合作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中非人民。
在“卫生健康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非盟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布基纳法索博博医院等25个医疗卫生项目。向非洲国家提供2.4亿剂疫苗援助,实现了对有疫苗需求国家全覆盖。向非洲提供多批次药品和医疗器械,派遣援外医疗队和专家组赴非开展技术援助。
在“减贫惠农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马拉维、布隆迪、科特迪瓦农业技术援助等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充分发挥24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用,派出农业专家500余人次,向吉布提、冈比亚、马里等30余国提供近7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
在“贸易促进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加纳渔港综合设施、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立交桥等26个贸易促进项目,向几内亚比绍、加纳等国提供集装箱安检设备,助力非洲贸易互联互通和通关便利化。
在“投资驱动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马达加斯加公路、赞比亚电力设施、苏丹职业培训中心等11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
在“数字创新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埃及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喀麦隆光纤骨干网等18个航空航天、卫星遥感、信息通信项目。
在“绿色发展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中非菌草、埃塞俄比亚绿色河岸、莱索托光伏电站、多哥草原区发展等17个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变项目。
在“能力建设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塞拉利昂外交培训学院、马里巴马科大学、博茨瓦纳小学等20个教育合作项目,培训非洲国家各类人才超过1.2万余名,通过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为非洲国家培养了近百名硕士博士。
在“人文交流工程”项下,立项实施援刚果(金)艺术文化中心、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阿尔及利亚歌剧院技术援助、刚果(布)孔子学院等10个项目。
在“和平安全工程”项下,立项实施佛得角平安城市、莫桑比克警用反恐物资,以及30国刑侦实验室等36个项目。
他还指出,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值此之际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对非援助和发展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提出新的对非合作举措并推进落实过程中,始终秉持以下基本政策:
一是践行“四个坚持”,即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二是遵循“五不”原则,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
三是紧密对接非方发展战略,将“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各国发展规划和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推进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