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21日在杭州拉开帷幕,论坛为期2天。围绕“‘一带一路’上的产业合作机遇”话题,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复星国际高级副总裁李海峰以及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董事白碧仪(DeborahBiber)进行了探讨。“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宜以稳妥为上。”蔡冠深建议指出,要根据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考虑项目所在国的政治是否稳定等因素。
 
  
蔡冠深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含有投资贸易机会的国际合作,不同企业有不同定位,在走出去时要了解当地背景,最重要的是政治稳定,其次就是找个好的合作伙伴,全球华人多,伙伴也多。他尤其建议,浙江企业在当地选择好的合作伙伴,特别是一些资深的华侨领袖。
浙港合作离不开“一带一路”与湾区建设
对于未来浙江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蔡冠深着眼浙港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湾区建设。翻看他的名片,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还身兼二十多个职务,但“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内地-香港‘一带一路’工商专业委员会主席(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这三个份量十足的公职,是他最常用的。
“浙港合作全面开花。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企业上市并购、金融服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他说,作为香港工商界最大的团体---香港中华总商会将积极发挥作用,推动两地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蔡冠深说,宁波-舟山港是浙江大湾区建设中的亮点,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将非常有利于湾区建设。与此同时,把湾区建设结合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全局谋划,自当事半功倍。
“浙江是块‘双创’宝地。初创公司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前世今生。”蔡冠深说,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正说明了这里饱有活力的‘双创’氛围。
点赞“最多跑一次”
“双创”热潮涌动的背后,离不开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的商事制度改革。对此,蔡冠深深以为然。“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型政府让企业更好成长、市场更加活跃。”他说,“相信今后浙江在金融科技、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将硕果累累,涌现更多像阿里巴巴、吉利等国际知名公司。”确实,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正成为创业新动力,浙江新设企业数量近年来均保持10%以上增幅的良好势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浙江活跃的市场经济,也使优胜劣汰更加残酷。作为香港新华集团主席,经商世家出身的蔡冠深熟稔“自由竞争”一词。“虽然残酷,但也造就了一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浙江企业,在细分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他说,特别是拥有较为完整产业链的制造业,像永康的五金、嘉兴的针织、温州的童装等。
正是新旧动能的持续发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浙江在新常态下,依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7.7%,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