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6日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今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稳慎提出的,在工作层面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了扎实和充分的准备。
过去的一年,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态势,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成色十足,应该说令人满意的成绩单。特别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为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份成绩单,有4个特点。
第一个,增量大。中国年度GDP总量接近1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形象地讲,1年的增量,从国内看,相当于上海的经济总量,从国际上看,相当于全球排名第20位左右国家的经济总量。
第二个,质量高。新动能快速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超过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3.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占全球产量超过60%;集成电路产量快速增长,出口超过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3.6万亿元,增长8.3%;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近50万家,增长16.1%,这些数字反映了经济发展质量。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在显著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动力在不断增强,出口占比达到64.7%,又提高了1.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8%、5.8%,明显高于整体投资增速。
第三个,基础牢。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保障更加有力;重要资源储备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第四个,势头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实现新的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加快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趋势更加明显。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份成绩单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部署要求,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也看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同时还面临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这些困难挑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都是能够克服、能够解决的。综合分析,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可以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郑栅洁说。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