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9月28日电(记者 吕丽明)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进展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介绍,《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落实落细《规划》,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宏网记者 康书源 摄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协同发展,城乡布局结构不断完善,城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不同类型村庄协调有序发展,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加快形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棉油糖、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益完善,农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分别比2017年提高3.5个、6个百分点。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202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
化肥农药施用量多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保护制度不断健全。全国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超过65%、80%。连续5年举办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6%。
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速建设、提档升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7—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8.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缩小到2.5。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