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临沂水果市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作为江北区域“果品展示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服务周边4小时交通圈内逾2亿人口的果品消费需求。自2018年1月投入运营以来,临沂水果市场始终以诚信为立市之本,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和精细化信用管理,逐步成长为辐射鲁苏皖豫冀五省的大型果品集散枢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占地470亩、年交易额突破270亿元的市场,探访其以信用建设激活发展动能、护航“果篮子”安全的创新实践。
在市场营运发展进程中,临沂市高新区管委会和临沂水果市场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平安、文明、诚信、廉洁”为主题抓好市场建设,重点围绕诚信经营、文明管理、放心消费、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提高市场信誉度,市场内众多商户坚持诚信为本,打造了商户乐业、居民乐享的信用品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透明监管,重塑行业交易规范
走进临沂水果市场,“山东省放心消费单位示范单位”“山东省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等标识格外亮眼。为做好市场规范化经营,推动商户诚信化发展,“粑粑柑、丑橘类塑料筐皮不得超过总重10%”“葡萄类、提子类包装重量4.0斤以上扣除全部筐皮”,走在市场内随处可见各类水果包装标准公示牌,市场对荔枝等用冰水保鲜的果品采取每车每批次逐一包装检查、实施“挂黑板、标净重”方法销售,破解高价值水果贩售中使用加重包装纸、水泥纸板包装箱等不诚信的交易行为。同时,实施市场磅秤“诚信牌”管理,市场内1200余台磅秤挂牌编号建档,每月流动检查校准2遍并做好记录,发现超重立即校正,对一年内累计三次不准的磅秤,给予没收秤头处置,确保磅秤符合计量标准。对于诚信商家,市场为其颁发五星级文明诚信商户并挂于商户门前。“在这里进行水果采购我们很放心,市场管理非常有序,也不担心商家会给我们缺斤短两。”在此地进行采购的外地客商张先生说道。
科技赋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在临沂水果市场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对一批西瓜进行“微创快检”——用水果刀切一块果皮,即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农药残留,既避免了开果造成的损耗,又确保了检测精度。这种“无损化”检测模式,正是市场针对高价值水果量身定制的创新举措。市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每日对市场入场果品进行检测,对榴莲、西瓜这类高价值水果在不损害商户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检测,为消费者食品安全筑牢防线。”针对西瓜等带皮水果,市场开发果皮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表皮样本分析风险,避免传统开瓜检测导致的整果报废,不合格产品24小时内下架并追溯至源头产区。这种“无感式”质检既守护了消费安全,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商户经营成本,市场高价值水果损耗率大幅下降。
多元共治,构建信用生态闭环
市场每年与所有经营户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诚信经营责任书》《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计量器具管理责任书》《保证果品质量、严格售后服务责任书》等,以契约形式固化信用要求。
“自然炸开,里边是硬果的包退包换。”这是立于榴莲销售区的榴莲销售三包服务承诺公示牌。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临沂水果市场联合临沂果品行业协会充分研究后制定部分生鲜水果售后时效,标准明确,并制作标牌悬挂张贴在经营商户门前公示。消费者在售后时效内出现质量问题均可提出投诉,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不仅如此,针对现场纠纷、12345投诉、12315投诉和ODR在线投诉,市场实施纠纷和投诉首接负责制,认真调解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双方矛盾,同时定期召开纠纷投诉分析会议,对投诉量较大的经营商户,做好约谈帮扶工作,帮助其认真查找不足,完善服务措施,强化文明服务、主动解决问题,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信用是市场发展的生命线,在这里,诚信不仅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更是流淌在交易血脉中的基因。临沂水果市场在未来将深化与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共享,构建覆盖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信用评价体系,助力江北果业迈入“以信促产、以信兴商”的新发展阶段。同时,建设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新模板”,为沂蒙老区特色产业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