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牟村村是一个仅有296户人家的小村庄,依靠土地租赁,村集体每年能获得稳定收入。过去,村里常年以“大锅饭”模式发放福利——不论村民对村庄贡献大小,人人均可平等享受,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不仅难以体现公平,更严重挫伤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2020年以前,牟村村各项事业发展停滞滞后,在全镇综合考核中排名垫底,位列倒数第三,村庄治理陷入“动力不足”的困境。
转折始于2021年。这一年,牟村村找准治理突破口,正式推出《牟村美德信用积分考核办法》,以美德信用建设为核心抓手,彻底打破“大锅饭”式福利分配格局。考核以“户”为基本单位,实行月度动态考核,将村民日常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再依据积分高低落实奖惩措施,让“多劳多得、守信受益”的理念落地生根。
《牟村美德信用积分考核办法》核心内容为“1+1+20”体系,逻辑清晰、标准明确:第一个“1”是村规民约,为村民行为划定基本准则;第二个“1”是村年度工作目标,让村民参与方向与村庄发展同向;“20”则是覆盖全面的美德信用基础标准20条,涵盖村民政治思想觉悟、个人文明行为、家教家风建设、村庄事务参与度、遵纪守法情况等关键维度,是对全体村民的普遍性要求。
在此基础上,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加减分规则”:若村民在遵守20条基础标准的前提下,主动践行孝敬父母、重视子女教育、维护夫妻和睦、促进邻里和谐、规范有序停车、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志愿服务等18项积极行为,每项均可获得相应加分,积分满分设定为100分;反之,若存在无故缺席村内会议活动、故意损坏公共财物、参与打架斗殴等11类负面行为,则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扣分,真正实现“奖惩分明”。
美德信用积分制度的推行,如同为村庄治理注入一剂“强心针”,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追求美德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村庄建设中,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村里规划打通“美德街”时,一户村民不仅痛快同意拆除自家闲置宅院的部分建筑,还主动将主屋租赁给村集体,支持改建成惠及全村的公共澡堂;一处阻碍8户村民出行20余年的残垣断壁,在村民的理解与配合下顺利拆除;每天傍晚,当村里专职清洁工下班时,志愿者们便自发上岗,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巡查保洁,确保村庄全天候保持干净整洁。
短短两年时间,牟村村实现了从“垫底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蝶变:村内残垣断壁彻底消失,生活垃圾清零,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房前栽花、屋后种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家庭内部少了争执、多了和睦,邻里之间少了矛盾、多了笑脸。凭借治理成效的显著提升,牟村村成功摆脱“倒数”标签,先后荣获“淄博市医养结合建设示范村”“山东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成为基层治理中以美德信用激活内生动力的典型样板。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