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至18日,浙江万里学院“产文焕振兴,万里溯乡源”实践团深入浙江温岭利欧集团开展调研,解码这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如何以工业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形成可复制的“企业-产业-市”递进式发展路径。
一、创新为核,筑牢工业赋能根基
利欧集团以泵与系统研产销为核心,业务涵盖泵业、数字营销等领域,2024年营业额达211亿元,全球员工近6000人。其核心板块利欧泵业创立于1995年,已发展为覆盖16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全球智慧流体合作伙伴。2024年,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营收29.42亿元,泵业板块整体营收46.87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2.21%,是支撑集团发展的核心支柱。
创新是利欧的核心竞争力。近三年研发费用年均增长超15%,布局碳化硅陶瓷膜(水质过滤)、低能耗泳池设备等前沿技术;旗下浙江温岭基地(总资产44.09亿元,2024年营收46.87亿元)数字化生产设备占比超60%,生产效率提升30%,获评“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浙江省首批5G全连接工厂”,成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典范。
二、产村联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秉持“智慧流动,共生美好”理念,利欧将工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一)公益赋能:累计为全国超200个乡村学校捐赠净水设备、改造供水系统,惠及数万师生;推出农民灌溉设备租赁帮扶计划,帮助500余户农户解决灌溉难题,年均为每户节省成本近3000元。
(二)技术下沉:针对丘陵地区研发自吸式水泵,破解复杂地形输水难题;为大棚种植设计智能灌溉系统,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科技动力。
(三)政企协同:研发的节能型农用泵纳入地方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后,乡村民众接受度提升超40%,年销量增长近三成,形成“企业+政府+社会”的多方共赢生态。
三、模式创新,构建“硬核+柔性”双轮驱动
利欧集团构建“核心产业+多元拓展”的产业链逻辑:纵向以流体技术为核心,将产品与解决方案延伸至农业灌溉节水等八大领域,如针对乡村农业灌溉碎片化需求研发智能变频水泵;横向拓展数字营销等产业,为乡村民宿、合作社提供品牌推广服务,推动水泵产品向“智能化、场景化”升级。
同时打造“绿色制造+智慧服务”可持续路径:生产端依托CNAS认证检测中心等设施,实现生产废水回用率90%、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30%、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超95%,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服务端搭建“智慧协同管控平台”,实现设备全联网、数据实时监控,将工业级管理延伸至乡村供水、灌溉等场景,让村民享受稳定安全的用水服务。
四、系统支撑,温岭搭建工业振兴生态
温岭市从多维度为工业与乡村融合提供保障:
(一)创新生态:2024年为制造业企业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10亿元,建立“智能改造诊断-方案供给-项目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利欧等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产村联动机制:出台《温岭市工业企业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对参与乡村建设的企业给予最高50%税收返还,利欧公益项目的部分设备成本通过市级专项基金得到补偿。
(三)要素保障:“温岭工匠”计划2024年为利欧等企业输送技能人才超800人,“归雁计划”吸引近200名本地人才回流利欧;“数字温岭”建设实现工业园区5G全覆盖,支撑利欧“智慧协同管控平台”全国数据联动。
(四)绿色发展导向:对通过国家级绿色制造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重大项目,利欧凭借绿色生产工艺(如全自动欧米伽喷漆线实现VOCs零排放)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市级项目招标中获优先资格。
五、实践启示:工业振兴的三重价值
利欧集团的实践印证了县域工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作为地方经济“压舱石”,2024年以211亿元营业额为温岭工业注入稳定动能;作为技术下沉“传送带”,将智能装备转化为乡村生产生活工具;作为城乡要素“连接器”,吸引2700余人本地就业,带动乡村资源与城市市场对接。
实践团建议,可推广利欧经验,深化工业数字化向乡村延伸、建立“企业-乡村”需求对接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强化绿色制造导向,让工业创新更好赋能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温岭样本”。(翁光浩 王靖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