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26个冠军亮相 这只黑马机器人基金夺近半年金牌

2025-08-18 16:00:52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从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开始,机器人马拉松、拳击赛、运动会,人形机器人热度持续高温不下。近期,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经历了为期三天的赛事角逐于8月17日落下帷幕。

  来自五大洲的16个国家280支队伍在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共26个赛项中展开了487场精彩绝伦的比拼,比赛共设置了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三类项目。竞技赛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等田径赛事及自由体操、足球等项目,表演赛包括单机舞蹈和群体舞蹈,场景赛包括物料搬运、分拣和整理、清洁服务等项目,此次运动会共产生了26枚金牌,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与体育融合的视觉盛宴。

  2025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点燃了市场热情的同时也对投资板块形成共振,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18日,人形机器人指数近半年大涨21.36%,人形机器人主题基金中,方正富邦信泓C成为近半年“黑马基”,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18日,方正富邦信泓C近半年净值涨幅35.12%,较人形机器人指数超额13.76个百分点,其次是财通资管先进制造C、平安先进制造主题C,近半年收益率分别为33.6%、30.71%。

  此外,主动管理型人形机器人基金也凭借个股集中度更高、动态优化调仓能力更强等特点,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如近半年维度看,表现最好的一只被动指数人形机器人基金为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C,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近半年涨幅仅有11.08%。

01c0b2d612071bf346361dd67e20dddc_2025081815194119.001.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18日

  从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到,机器人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竞技场,那么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进阶到哪一步?何时才能落地商业化?

  对此,方正富邦基金经理李朝昱称,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拥有巨大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汽车行业。一方面,在技术成熟之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特种领域的很多场景可以逐步替代人工,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来自车企年报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全球前十大的汽车企业就拥有接近300万的在职员工,如果再考虑到许多其他行业的制造业企业,未来仅服务于制造业的机器人就可能达到千万级别;另一方面,在C端消费级市场,机器人也有望走进千家万户,担任诸如家庭管家,康养陪伴等角色,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其渗透率有望超过汽车,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过9000万辆,人形机器人在未来有望超过这一数字。我们按照Tesla此前给出的成熟状态下2万美金一台机器人的售价去粗略测算,人形机器人行业将是一个全球万亿美金级别的市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未来仍有轻量化,精细操作,真实世界泛智能化交互等需要完善,但这些问题终将在技术的快速演进中一一得到解决,而我们也有望在未来5年看到数百万台机器人的问世。

  目前,人形机器人板块已催生两轮大行情,李朝昱称,第一轮受到Tesla全年指引和宇树机器人春晚出圈等事件性的催化,行业关注度快速提升,是一轮系统性的普涨行情;而第二轮则明显更加聚焦,产品技术上有核心壁垒和研发进展,能够进入核心客户供应链的公司更加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从目前披露的季报数据来看,部分头部本体厂商的供应链企业已经开始有小批量的订单收入确认,同时也有个别上市本体厂商开始兑现收入利润。在机器人的投资上,我们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行业竞争格局,产品技术壁垒,盈利能力,财务表现等等,选出最优质的公司。具体到板块,大小脑算法,灵巧手,丝杠,减速器等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环节。


编辑:沈露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