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垫江县澄溪镇大雷村9社柳家湾的稻田里,一场由垫江县老科协牵头组织的测产鉴评会正在进行。农业专家、科技特派员杨世文、况成林、孙廷书、裴行军和皮发平严格按照科学流程,对碳氢核肥水稻试验示范田展开实地丈量、取样和测算。现场数据显示,施用碳氢核肥的水稻预计增产12%以上,稻谷颗粒饱满,品质大幅提升。种植农户冷文祥看着金灿灿的稻穗,满脸喜悦地说:“用了碳氢核肥,我这地里没施过杀虫剂、除草剂,真正实现了绿色种植。”
这场测产活动吸引了重庆市农科院研究员姚永红、重庆市禾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辽等川渝地区近20万亩水稻种植企业代表,以及军神碳氢核肥全国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娅等行业专家齐聚垫江,共同见证这一创新农业技术的实践成果。
一、科技引领:碳氢核肥助力水稻产业升级
在测产现场,专家团队的细致操作让每一组数据都经得起检验。结果表明,施用碳氢核肥的水稻亩产较传统种植模式有显著提升,且稻米品质经检测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实现了“绿色”“高产”与“优质”的多重突破。
碳氢核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效,源于其核心技术优势:通过捕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富集于作物叶茎周围,大幅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经济产量,提高干物质含量和农产品品质,同时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长期使用下来,还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结构,有效修复因长期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
重庆市农科院研究员姚永红在测产鉴定总结会上客观评价:“碳氢核肥的应用是生态农业施肥技术的一次革新,也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两增两减’(增产、增效,减化肥、减农药)的特性,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政策导向,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路径。”他认为,该技术在垫江的试验示范,为川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绿色高效范本”。
二、政企联动:构建“科技+产业+农户”全链条模式
为推动碳氢核肥技术在垫江的规模化应用,军神碳氢核肥全国运营中心计划投资建设垫江运营中心,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和专家团队。按照规划,2026年将在垫江打造1000亩水稻全国示范基地,并配套稻谷回收加工生产线,逐步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
“我们会与农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价格收购稻谷,加工成高端‘碳氢优质放心大米’,通过电商平台、社群和线下商超“碳氢优质放心食材专区”进行品牌化销售。助力解决餐桌安全,让让老百姓吃上高安全、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食材是公司的唯一使命!”军神碳氢核肥全国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娅介绍道。据测算,这一模式预计可使农户实现显著增收,带动当地就业。同时,公司还将同步打版示范垫江榨菜、葡萄、蔬菜等2400亩以上经济作物,形成“一核多元”的产业示范格局,全面示范引领垫江县农业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计划与垫江县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根据《垫江县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新落地的农业加工项目可享受土地成本价优惠、冷链物流建设补贴等政策支持。澄溪镇也出台了专项补助方案,对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最高80%的租金补贴,并对农产品加工设备投入提供30%的资金支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碳氢核肥研发人高光林讲,袁隆平院士在湘潭水稻基地经过三年验证试验示范后,曾亲笔题词“碳氢核肥,提质增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如今,垫江正以此次测产为契机,将碳氢核肥技术逐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政企协同”的模式,探索适合本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随着军神碳氢核肥运营中心的落地和示范基地的扩大,垫江有望在西南地区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引领更多农户走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洪湘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