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安徽师大马院学子深入义安解码乡村振兴“融合密码”

2025-08-11 09:53:18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骄阳似火,青春如歌。这个夏天,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铜陵市义安区“绽放徽文化时代之光,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调研宣讲实践团队,用脚丈量乡土中国,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深入乡村解码“融合密码”。

  团队合照。(安徽师范大学 谢陈琛 提供)

  产业融合:串起乡村振兴的“魔法环”

  团队在调研金塔村时,村内负责人指出,“金塔村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文旅产业相对稳定的发展现状。”从梦思康百合康养小镇的“药、文、旅”三产联动,到金塔康养小镇对综合性养老与文旅宣传的探索,金塔村特色各异的产业布局,展现出产业融合的强大活力。

  参观种植园。(安徽师范大学 周思怡 提供)

  实践观察到,产业融合能够有效盘活乡村“沉睡成本”,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兴旺。

  治理创新:奏响多元共治“协奏曲”

  治理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金塔康养小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村民深度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模式,为乡村治理提供鲜活样板。团队成员王自强有感而发,“这种模式将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可量化的激励,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村干部介绍治理新模式。(安徽师范大学 潘圆圆 提供)

  团队深度对接地方乡贤,围绕农文旅融合等议题展开四场高质量座谈会,在对话中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实践智慧。

  开展会议研讨。(安徽师范大学 韩华华 提供)

  文化赋能:从“背景板”到“主引擎”

  文化绝非“背景板”,而是发展的“主引擎”。团队在考察天门镇江村萧江宗祠的历史价值转化以及顺安镇凤凰村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与民宿产融合路径时,发现只有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铸就有生命力的文化品牌,践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了解铜矿历史。(安徽师范大学 许倩 提供)

  励行有伴:院校护航助青春远航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实践,多次慰问指导,为团队把握方向、赋能续航,体现出上下联动的坚实支持。

  此次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学子们在服务人民中坚定信念,在躬身实践中强化担当。团队将持续深耕这片热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青年样本,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沈露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