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安全容量寿命可兼得,比克688Ah电池打破“不可能三角”

2025-08-08 09:37:40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政策利好的双重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近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储能电池市场持续升温。据CCID赛迪顾问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规模达326.5GWh,同比大幅增长6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2024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为174.2GWh,同比增长88.5%,占全球市场的53.4%。

  不仅如此,中国储能电池企业以领先的电芯技术迭代速度、规模化降本能力和国内政策红利为支撑,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06.9GWh,市占率高达94%,展现出绝对的行业统治力。

  当前,储能电池市场竞争已基本完成从“价格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技术标准从单一成本导向升级为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可靠性的多维体系。这一转型直接推动了行业技术竞赛的升级迭代,大容量电芯逐渐成为竞争新焦点,各家企业轮番上阵推出大容量新品,开展下一代标杆产品的博弈。

  435Wh/L能量密度:刷新方形电池天花板

  电芯能量密度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性能指标,主要通过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两大维度进行评估。体积能量密度着重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在储能电站应用中可实现更紧凑的系统布局,有效降低用地成本;重量能量密度则致力于提高单位质量储电能力,特别适用于移动式储能等对重量敏感的应用场景,直接影响运输经济性。

  比克电池推出的688Ah储能大电芯,能量密度超435Wh/L,可以说是达到了当前方形电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根据测算,使用比克动力688Ah大电芯,基于20尺标准舱,系统能量可达6.9MWh。同时,高容量单体、高能量密度的性能,可实现系统零部件数量减少20%,占地面积节约20%。

  日历寿命突破20年:重构储能经济模型

  在储能领域,降本增效的实现路径不仅依赖于能量密度的提升,系统循环寿命的突破同样构成行业关键挑战。当前主流储能系统的设计寿命普遍停留在8-10年区间,与光伏电站等20年以上的运营周期存在显著代际差距,这种寿命不匹配大幅推高全生命周期成本。

  比克电池推出的688Ah方形电池,则实现了循环寿命超过12000次、日历寿命突破20年的行业标杆性能。这一技术突破使储能系统实现与光伏电站全寿命周期同步,从根本层面重构储能经济模型。

  安全创新三重突破:既要大容量又要高安全

  在储能电站迈向规模化发展的今天,安全风险正呈现指数级放大效应。以1GWh储能电站为例,若使用市场常规的314Ah电芯,其电芯数量往往超过百万颗——这相当于要为百万个微型能量单元构建绝对可靠的安全防线。在多次行业安全事故时候,业态正在经历从“事后灭火”到“本质安全”的技术范式转变。

  比克动力通过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工艺创新的三重突破,证明了大容量与高安全并非取舍关系,而是可以兼得的技术高峰。比克电池688Ah大电芯,可满足储能标准的滥用安全测试,过充、短路、热失控、浅刺不会发生爆炸起火现象,高温稳定性良好,保障电芯的极致安全。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单纯以价格为导向的竞争模式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时间考验、安全验证与经济效益的三重价值评估。这种转变标志着行业正从粗放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站在2025年的年中回望,比克动力688Ah电芯突破的不仅是技术瓶颈,更是中国制造业从“性价比”到“技术霸权”的转型序幕。当储能电池的“不可能三角”被破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品的突破,更是整个国家在能源革命中卡位的关键落子——这盘大棋,才刚刚下到中盘。


编辑:沈露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