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家科技公司“宇太能源”近日宣布,该团队利用“中微子泵”技术制造的发电设备,实现连续72小时运转,并平均产生了超过210kw电力输出。这是近期该团队宣布7.2kw中微子发电设备成功后又一重要进展。
宇太能源负责人介绍,经过8年持续研究与改进,当前设备发电成本已降低至0.195元/kwh,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的能力。团队将继续加大投入,将单体发电设备的规模放大至1MW-3MW,并进一步降低单位发电成本。
科学家研究指出,中微子又称“幽灵粒子”,质量与体积极小,以接近光速穿梭,可无障碍穿透大部分物质原子。科学家研究统计,地球表面每秒钟每平方厘米有600亿个中微子穿透。将穿透地球的中微子等宇宙辐射能量转化为电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中微子假说在1930年首次被科学家提出,其研究已历经百年历史,至今有多个诺贝尔奖颁发给了中微子领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也在广东江门也建设了中国首个中微子地下实验基地。
中微子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正逐渐走向台前。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已有多家前沿研究机构和企业推进中微子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商业化。如能实现技术大规模普及应用,将对中国及全球能源、生产及生活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风力、光伏及核电等绿色能源,显著降低了我国能源的碳排放水平,供给侧占比持续提升。绿电受光照时长、风速资源等外部环境影响大,电力生产负荷不稳定,对我国电网也产生了不小的挑战。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仍是我国能源供给的压舱石。当前能源格局面临“绿色能源不稳定,稳定能源不绿色”的瓶颈。
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热门的未来绿色能源方向被寄以厚望。在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及地政府百亿级投资协同下,中国企业连续实现多项突破,预计在2030年实现商业化。
宇太能源负责人指出,中微子发电设备将海量穿透地球的中微子等宇宙粒子流转化为可用电力,生产过程摆脱了稳定电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涉及核辐射风险,无二氧化碳排放。中微子发电技术作为逐渐成熟的新型绿色能源,有潜力与可控核聚变技术共同成为中国及全球下一代清洁能源的主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