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河北宁晋,大陆村镇正以创新为笔、以科技为墨,奋力书写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近日,记者深入大陆村镇,探寻该镇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密码。
产业集群“新”崛起,构建发展新格局
走进大陆村镇,仿佛踏入了一个农机的王国。这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各类农机企业星罗棋布,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
大陆村镇作为宁晋县农机制造产业集群的核心聚集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域内不仅有全国第二大农机市场,还有省级经济开发区托管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全镇790余家农机制造类企业协同共进,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内循环”,并不断拓展“外循环”,市场版图持续扩大。
截至2024年,全镇规上企业达51家,营业收入高达120亿元,同比增长17.6%。在细分领域,更是成绩斐然。河北畅达等企业生产的旋耕机、还田机箱体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5%,冀农4LF-550翻转犁单品市占率达31%,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亮眼的数据,彰显着大陆村镇农机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强大竞争力。
“我们大陆村镇的农机产业,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个企业都是这棵树上的重要枝干,大家相互协作、共同成长,才让这棵树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大陆村镇党委书记王强在接受采访时形象地比喻道。
创新驱动“新”发展,激发产业新活力
大陆村镇党委书记王强对记者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大陆村镇的农机产业发展中,这句话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在技术创新方面,大陆村镇深化与南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搭建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建立了6个产学研基地。通过高校的智力支持,企业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成果转化。丰特农机与河北工业大学在智能化技术研发领域不断突破,圣和农机联合多所高校推出新型农机产品,实用性显著提升。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更是重磅授牌,分别设立“产学研转化基地”与“商务部援外部班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宽了合作边界,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为鼓励企业创新,宁晋县出台了《宁晋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15条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政策的激励下,企业纷纷聚焦智能农机装备开发,成功推出北斗导航播种机、残膜回收机等高端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全镇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圣和农机的残膜回收率达98%,春耕机械残膜回收机作业效率提升30%,这些成果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见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高校的合作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技术起点上,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圣和农机负责人感慨地说。
展会平台“新”拓展,提升品牌新影响
展会,是展示企业实力、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窗口。大陆村镇深谙此道,积极以展会为纽带,搭建产业交流与市场拓展平台。
今年4月27日— 30日举办的中国・宁晋(大陆村镇)第二届农业机械展览会,盛况空前。来自各地的62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3.3万人次的观众热情参与,成交额达2.5亿元。展会现场,各类先进的农机产品琳琅满目,新技术、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为行业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同时,大陆村镇还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在长沙、武汉等地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总能看到大陆村镇企业的身影,且参展占比可达七分之一。通过一次次展会的亮相,大陆村镇的农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参加展会,让我们的产品被更多人知晓,也让我们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河北元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辉兴奋地说道。
大陆村镇以创新为引领,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展会平台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农机产业的“以新焕新”。展望未来,大陆村镇将继续深耕农机装备产业,向着打造全国知名的农机产业高地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 田建忠,李倩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