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专业护航全球创新:北京捷先知识产权成立12周年

2025-07-25 11:13:14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十二载春秋,见证蜕变。十二年前,北京捷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先")正式成立。从以商标业务为起点,到逐步成长为知识产权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捷先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同时,捷先也积极顺应"+AI"与知识产权大数据驱动的趋势,正在书写新一轮发展的答卷。

  捷先知识产权成立12周年:专注始终如一携手致敬初心

  把握时代脉搏:从一站式服务到AI与数据驱动

  全球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的深刻变革,知识产权的角色愈发关键。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AI技术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捷先始终把握行业创新的每一个趋势,面向AI时代,深刻认识到在全球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保护伞,更是AI赋能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为释放大数据的价值,捷先整合全球资源,与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数据库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建立起涵盖超1.8亿条知识产权数据的记录,以这些海量信息,从微观到宏观、从地区到全球来理解和分析数据,转化为独到见解、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用户体验和办公效能。

  拓展全球版图:助力中国企业扬帆出海

  伴随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加速,构建坚实的国际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出海"成败的关键。捷先深度挖掘商标、版权、外观设计为核心的全球无形资产,帮助企业推进全球化知识产权布局,拓展国际版图。

  为此,捷先全力拓展海外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土耳其、越南、印度、印尼、荷兰、法国、巴西等关键国家和地区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申请服务网络,还与多家国内外伙伴机构建立了可信赖的稳定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捷先还为着眼海外市场的中国客户量身定制了一整套覆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流程及解决方案。

  多年来,捷先为260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提供服务。仅在2025年上半年,捷先帮助32家中国企业在全球136个国家及地区开展知识产权申请。

  专业筑基:值得信赖的知识产权服务伙伴

  深厚的专业积淀是捷先最核心的竞争力:精通国际商标、版权申请及复杂争议解决的专家团队,成员具备国内外资质与丰富经验;涵盖全球布局申请、分析咨询管理、高价值运营、许可谈判支持到诉讼争议解决的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在欧盟知识产权领域,成功提交大量商标和外观设计申请,注册率高达97%,擅长处理驳回、异议无效撤销案件,合作伙伴获欧盟知识产权局高度评价。

  知识产权是一个研发、市场、产品设计、品牌策划、法律问题交织的综合领域,捷先凭借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和表现,成为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中华商标协会、首都知识产权协会、北京国际商会等重要行业组织成员,成功入选北京市用户满意度认定办公室"北京市用户满意企业",创始合伙人郝瑞娟女士荣获中华商标协会"从业20周年纪念证书"。

  开启新篇:以责任引领未来

  十二年的逐光而行,捷先知识产权秉持"高效、便捷、严谨、专业"的服务宗旨,从北京走向世界,从传统服务迈向AI赋能,帮助各类客户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申请及维权目标,赢得了广泛认可。

  在强化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改革提速和新技术发展等背景下,知识产权服务将迎来更多机遇。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服务供应商,捷先将持续深化专业能力,利用全球资源与数据优势,助力企业夯实知识产权根基,应对全球化挑战,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